助人工作
什麼是「創傷知情」?陪伴倖存者走出回憶的暴風圈,邁向新的寧靜時刻
「創傷知情」,是近年社工、諮商師等助人工作者用以協助創傷倖存者的理論,勵馨基金會也經常透過「創傷知情」的概念進行服務與陪伴;事實上,「創傷知情」不只運用於助人工作的範疇,陪伴倖存者的重要他人若具備「創傷知情」的概念,更能有機會看見倖存者某些行為背後,仍隱隱作痛的傷痕,進而可以有不同的回應方式。
【關鍵專訪】人生百味 X 新巨輪協會:「弱弱相助」向社會輸出新的文化,打造具有修復力和包容性的社群
新巨輪協會和人生百味除了提供貧窮者工作外,也嘗試讓這些遭到社會排除而失業、無家或關係瓦解的人,都能在這個社群中找到安身之處,舒緩疲憊緊繃的身心,並獲得連結感。
一個社工的反思:對不起,我沒辦法善待你,因為我太久沒有善待自己
很多時刻,我沒有辦法善待服務對象,是因為我太久沒有善待自己了。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和體制的限制,覺得「再努力一點」就可以。但這樣的時刻久了,會因為疲憊逐漸失去耐性和心力,很難給案主足夠的空間和心力。
《陪你讀下去》:為什麼一個中產階級台灣女性,要去美國偏鄉為黑人學生上課?
作者郭怡慧是法律和教育背景出身,會在副標裡強調她的專業及實踐路徑,也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但相比起公平正義,我認為一個人如何和另一人建立深刻的關係,並在這樣的關係中直面自己並蛻變,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主題。
看到悲慘新聞讓你情緒崩潰嗎?「替代性創傷」的成因和處理之道
替代性創傷是同理心帶來的創傷,當事人沒有真的經歷創傷,但藉由親眼目睹、看報導、別人轉述等方式得知這些訊息,因同理受難者,而出現了創傷反應。我們該如何處理替代性創傷?
所謂的「不穩定就業」、「福利依賴」,常是我們無法深入瞭解案主的生活
上個月,我協助一位居民媒合到清潔工作。結果這個月發薪水時,他發現清潔公司給的薪水有落差。一問之下得到的理由是「因為他出缺勤不穩定,上班常遲到,所以才會被扣薪」。但我知道他其實很焦慮,壓力大到睡不著覺。
如何處理自己內心的悲傷?「牽引、修補、更替」三階段,見證你的努力
我們從不放棄去牽引、修補、更替自己的悲傷,因為我們總是自己會去進入這一個歷程,只是有時候我們會卡在牽引的那一段,因為過往太過於栩栩如生,太過於交融情感,我們捨不得走進修補,走進更替,但努力一直都在,在生活中的過程一直都在,而成果的樣貌,也無法否定自己曾經的努力。
《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用興趣與熱情喚醒孩子的支線故事
人們的生命經驗永遠大於被敘說出來的部分。來到我們面前的孩子,被敘說的故事常常都是「有問題、不正確、需改進」的版本,但那些沒有被敘說的美好故事是否就假設不存在呢?敘事取向助人者會努力培養看見美好故事的眼光,用尊敬的態度走入孩子的生命經驗裡,去好奇、傾聽那些被忽略或隱藏的故事。
帶著我心中社工專業的種子,在柬埔寨遇見愛笑樂觀的靈魂
作者透過人與人直接的服務,親身深入了解柬埔寨當地的民生狀況,為在台灣生活的我們提供一些反思,也給了我們對於世界一些不一樣的視野。
《我在少年中途之家的日子》:以結果論來斷定孩子們的成就,極其不公平
實務經驗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對於觸法少年大都不友善,除了社會價值中對觸法少年的負面標籤與烙印外,許多原本有心想協助觸法少年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大眾,往往也因輔導時間不夠或者是受挫經驗太多而退卻。當觸法少年鼓起勇氣,幡然悔悟,卻在嘗試改變的過程中屢屢受挫,找不到正向經驗,因而再次回到當初觸法的原生環境中,甚而更強烈地反抗社會規範,用以平復自己被社會傷害的痛。
我在蒙古,但不住在蒙古包——游牧社工的訪視家庭任務
我是一名社工,來到距離台灣三千公里遠且一天四季的蒙古國出任務。在異鄉工作的日子,更多時候文化上的碰撞是不舒服的,如何學習與調適就是我在這裡的重要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