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晶片
《華爾街日報》:晶片先進製程逼近極限,「先進封裝」成技術爭霸新戰場,台積電CoWoS擁優勢
CoWoS是將邏輯晶片和記憶體晶片堆疊在一起,並提高兩者間的數據傳輸速度。若要滿足AI晶片需求,除了與這類晶片本身生產有關,CoWoS產能的缺乏也已構成一道瓶頸。美國對中國的制裁目前雖然未涉及封裝技術,但鑑於中美關係不斷惡化,這方面很有可能發生變化。
《日經亞洲》:推進2奈米製程,先進材料和高純度化學品成半導體製造關鍵
「說性能改良主要仰賴材料創新來驅動,我認為這樣的說法站得住腳。」默克電子科技事業體執行長貝克曼(Kai Beckmann)同意上述觀點。他說:「我們正從過去20年(晶片製造)設備是王道的時代轉向下個10年,也就是我們客戶所說的材料時代。設備固然重要,但材料才是決勝關鍵。」
出席鴻海科技日,黃仁勳:攜手鴻海打造智慧工廠推動AI革命,蔣尚義:半導體製程接近摩爾定律極限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8日現身鴻海科技日活動,並宣布將與鴻海合作打造智慧工廠,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革命,加速全球產業的數位化。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18日表示,看好印度和日本電動車市場未來發展,鴻海集團有51項電動車計畫在台灣、北美、印度、東南亞以及中國等市場進行,達到接洽商談以上階段的項目有23項,與14家全球客戶密切合作。
中國管制鎵、鍺出口影響邏輯晶片小,干擾光纖通訊、感測元件、太陽能電池等應用
美系外資法人指出,中國貢獻全球超過80%的鎵礦出口量,中國管制措施可能影響從基板到有機鎵化合物氣體的砷化鎵磊晶供應鏈。不過本土法人指出,除了中國以外,烏克蘭以及澳洲也有能力開採並生產鎵金屬,以往因價格及獲利因素,開採意願低,中國管制鎵出口,可能推動烏克蘭或澳洲等其他國家重啟開採。
美對中發起「晶片戰爭」占上風,分析師:華府要打趴中國科技企業,就是這麼容易
情勢將如何發展?《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表示:「美國、台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之間,仍將會有許多折衝。關鍵在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的尖端技術,我們將在相關領域見到美國協調各方努力將中國排除在創新網絡之外,而中國也將努力建構沒有美國的自有供應鏈。」
美晶片禁令衝擊中國,台積電先進製程受影響,部分晶圓代工和記憶體台廠受惠
外資分析,美對中新晶片管制措施,可視為美國先前強化禁止超微(AMD)以及輝達(Nvidia)等高階繪圖處理器(GPU)出口到中國的延伸作為,避免中國取得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晶片,藉此開發軍事用超級電腦設備。本土投顧法人指出,美國新禁令也會衝擊中國布局自動駕駛技術應用的進程。
傳美擴大禁售14奈米以下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專家:一箭三鵰
韓國記憶體廠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中國設廠,可能因而受到波及,未來中國廠擴產可能遭受影響。至於台積電方面,楊瑞臨說,台積電南京廠未來擴產是否會受到影響有待觀察,不過,台積電生產重鎮在台灣,台灣廠在生產效率與成本等方面最具競爭力,預期台積電所受影響應有限。
《半導體的故事》:從1986年到1992年,日本半導體工業的產值為何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詳述半導體如何成為二十世紀改變世界面貌的重要新科技。從半導體是如何發現的,再介紹量子力學和固態物理發展的經過,然後論及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發展的情況,最後介紹世界各國的半導體工業,以及半導體業未來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