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移工
政府配合「缺工謊言」大開印度移工之門,台人薪資永世不得翻身
從1992年大量引進外籍勞工以來,台灣有將近10分之一的勞工,76萬3381人是外勞。這個直接影響,就是資方無需調整薪資與就業環境,只需以相對第三世界高出數倍的基本薪資,吸引移工,減少營運成本。
印度移工來台「製造業」優先,首波1000名、5%採直聘制度
勞動部與印度近日召開首次工作會議,就引進印度移工達成多項共識。初期以傳產製造業引進優先,首批1000名,其中 5% 採直聘制度,不過目前就法規、系統方驗證等細節,都還需要印度方討論。
NHK調查報導分析中國安洵外流文件,開發輿論操控工具助北京打「認知戰」
中國安洵公司外洩文件揭露其開發輿論操控工具,可盜取網路帳號並大量散布特定資訊,有助於官方打「認知戰」。NHK深入分析文件,發現該工具可能被用於台灣等地。專家指出,應對認知戰的關鍵在於媒體素養教育,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並非有效方法。
勞動部:開放印度移工以製造業為主,初期不超過千人,將採直聘、仲介雙軌並行
立法院26日審查台灣印度移工MOU,勞動部長何佩珊26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引進模式將採直聘及仲介雙軌並行,以製造業為主,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目前也沒有確切時程,大概要1年多後才看得到。朝野立委關注開放印度移工的人數及產業別,以及後續配套作業。
台灣印度領袖互動,《外交政策》:國家利益考量,印度學者:與中國關係可能惡化
由於邊界軍事衝突,印度與中國關係未在莫迪之前任期內緩和,兩國領袖在公開場合務實地彼此尊重。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研究員胡莎娜指出:「如果中國無視印度的紅線,印度也會思考為何要理會中國的紅線。過去多年,印度已經見到,中方已給印度充分理由去接近台灣。」中國在台灣及周邊地區的行動,間接促使台灣議題的「國際化」。
台灣印度移工MOU將於會期結束後通過,民團籲立委儘速排審、實質討論
日前,台灣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盼能引進印度移工填補產業缺工人力,雙方於2月26日完成換文簽署程序後,勞動部3月26日送行政院備查,並於4月3日送請立法院查照。但立法院若不實質審查,MOU將於會期結束後自動通過。對此,移工團體表示,若立法院不排審,恐讓移工制度持續惡化。
印度移工來台「找嘸人」?專家憂台灣薪資條件缺乏競爭力,語言隔閡也成隱憂
除了日本、韓國、新加坡及中東國家都已引進印度勞工,以色列營建公司已向政府表示,希望允許開放10萬名印度移工,取代以哈衝突後被吊銷工作許可證的巴勒斯坦人,協助國內營建業。各國都在搶奪印度勞工,台灣是否具有吸引力?
勞動部長許銘春「膚色說」發言惹議,印媒:印度海外移工百萬人,台灣評論是「頭一遭」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表示,我國計畫一開始會先引進印度東北地區移工,因為膚色、飲食習慣上都與我國比較接近,印度媒體指出,這是第一次有招募國表示傾向印度某些邦招募人力,痛批任何國家都不應該根據外貌、飲食習慣和宗教來縮小自己的偏好。
印度移工政策的反抗盲點(下):台灣社會的封閉與歧視,可能比美國還要深層
台灣人看新聞,容易產生美國歧視非常嚴重的錯覺,但台灣的歧視問題實則比美國更廣泛且深層。而當台灣輿論在高喊「印度移工會讓台灣成為強姦之島」、「我們要效法新加坡雙語國際化」時,印度移工早已是新加坡第三大人口——說好的要學新加坡和國際接軌呢?
印度移工政策的反抗盲點(上):台灣與印度簽署MOU,最不開心的可能是中國
台灣如此鋪天蓋地又充滿歧視的反彈聲浪,印度政府、智庫以及民間是嚇到的,他們沒有想到台灣竟然如此厭惡印度。而印度當地看到台灣的反應,網紅和民間也出現反彈聲音:台灣這麼歧視我們,政府為什麼還要跟台灣合作?
大數據看印度移工政策爭議:網友炸鍋最怕影響治安、加劇低薪,同溫層該如何突破?
台灣與印度簽署MOU確認引進印度勞工後,引起民眾議論與社會安全疑慮。透過探索印度移工政策引發的網路輿情,一起看看一般民眾最在意的問題是什麼,倡議者又能用什麼方式與意見領袖和民眾溝通,讓大家更了解引進移工對台灣的影響與挑戰呢?
中國利用台灣大選打認知戰,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文剖析
專家警告,中國可能會利用類似的伎倆,試圖破壞其他地方的民主選舉,包括美國。今年全球有超過50個國家將舉行全國選舉,其中包括幾個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別有居心的民主國家,例如印度和印尼。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警告說,中國正在加強干預全球各地的權舉,採行先前與俄羅斯做法類似的種種手段。
台灣年輕族群因「移工MOU」產生反印度情緒,其實充滿許多誤解和疑點
我不是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對那些網友指指點點,這麼做沒有意義,我想從一些被忽略或被刻意忽略的面向切入。像是印度人對女性的偏見與傷害究竟來自哪些群體?薪資是不是解決缺工問題的關鍵?不付出就希望其他國家對台灣好,真的實際嗎?
不滿勞動部回應,民團上街反對新增移工來源國、要求全面暫緩引進印度移工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表示,他們嘗試寫信給勞動部,表達對引進移工的擔憂,也做了懶人包,到政府的臉書留言區複製貼上,但卻遭勞動部長許銘春指是「AI」、「認知作戰」,因此才會走到上街遊行。
學者:只討論印度移工太可惜,應努力簽署台印教育協議;專家:爭取印度學生來台,起步困難但效益可期
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建議政府再積極勇敢地推動國際產學、建教合作專班,過去雖有發生一些問題,但不該因噎廢食。台灣可以爭取「勤工儉學」的印度生,慎選產業提供合法的工讀機會,讓他們自己賺學費、生活費,並同時彌補台灣的缺工。
移工真的可怕嗎?(下):反印度移工為什麼被視為一場種族歧視運動?
許多社群媒體上瘋傳印度是「性侵大國」、印度移工等於性侵預備軍等輿論,然而,卻鮮少人去討論印度國內的犯罪率,以及其他來台工作移工的犯罪率問題。開放更多的外籍移工或許會使民眾在心理上產生恐慌,但比起反射性偏見地的去看待一個政策是否妥當,我們更應該謹慎地拿出實證,以理性思考的方式來檢視整個政策脈絡。
國人醞釀遊行抗議引進印度移工,學者驚「從未遇過這種反彈」分析兩國合作好處、誤解根源
印度學者指出,從外交的層面來看,印度和台灣關係更好,因此有更多的印度人到台灣工作,這點是合乎邏輯的。再者,印度是藍領階級最大的來源國之一,許多印度勞工已經到中東、新加坡等其他國家工作,「我們從未遇過像台灣(社會)這樣的反應」,許多印度人對台灣社會的反彈也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