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總統選舉:第一輪反北約極右翼居冠,得票比民調多2成不排除俄羅斯介選
羅馬尼亞總統大選首輪結果民調預料,極右翼獨立參選人喬治斯庫以22.9%得票率居冠,總理喬拉庫意外落敗,無緣第二輪投票。學者指出,選前民調與實際結果差距巨大,不能排除俄羅斯干預選舉的可能。
美英法德四國元首會議討論俄烏戰爭,輿論抨擊「未邀波蘭」不能反映地緣防衛現實
波蘭因未受邀參加討論烏克蘭局勢的柏林會議而引發輿論批評。波蘭國家安全局負責人西維拉在社交媒體上指出,此次會議忽略了波蘭、波羅的海以及北歐國家的參與,這些國家將會是歐盟的前線,但卻未能受邀討論區域安全,反映出歐洲的嚴重誤判。
暴雨侵襲中歐釀災,波蘭疏散上千人、捷克25萬戶停電,部分地區緊急狀態
暴雨侵襲中歐,捷克和波蘭災情慘重。捷克已有25萬戶家庭停電,1.5萬人被迫疏散。波蘭則有1人溺斃,上千人被迫疏散。
台灣半導體中心開IC設計培訓課程,歐洲學生:比去美國更有吸引力
這次半導體中心IC設計課程還有來自烏克蘭、斯洛伐克、白羅斯、保加利亞、西班牙的學生;其中透過晶創計畫申請的學員,錄取率不到5成。培訓結束後,部分學員也將在半導體中心,或到新思科技、致茂電子實習。
荷蘭首相呂特將成北約新任秘書長,能否跟川普當「好朋友」成執政焦點
呂特上任後,首先會面對的挑戰即為川普可能重返白宮。川普長年來十分反對北約,要求歐洲國家增加軍費支出,並曾在2月表示,支持俄國攻擊不增加軍費的北約國家,並稱可能會考慮退出北約。呂特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回應:「我們應該停止對川普的抱怨、牢騷和嘮叨。我們不是美國人,我們不能在美國投票,我們必須嘗試與『舞池』裡的任何人合作。」
【黑海海峽】艾爾多安狂想意圖打通「天下咽喉」,為何成為美俄團結的催化劑?
對於高緯度的俄羅斯而言,黑海能給予其求之不得的不凍港,俄軍艦隊若想前往地中海,也只能通過黑海海峽。換言之,黑海海峽是俄國打通地中海、中東、南歐以及北非,進而稱霸東歐的關鍵。俄國近十幾年入侵喬治亞、佔領克里米亞,至2022年發動俄烏戰爭,都跟黑海海峽脫不了關係。可以說,普亭征服黑海海峽的決心,不亞於習近平統一台灣的執著。
《鐵幕降臨:赤色浪潮下的東歐》:東歐各政權不斷陷入危機,在於社會主義計畫本身就有缺陷
本書帶領讀者看清東歐共產政權的底細,以及共產極權統治下人們的生活樣貌。本書一一追溯東歐各國的政黨、教會、學校、媒體、社運組織及公民社會的一切,如何遭到新政權的控制、分化或消滅,祕密警察及種族清洗又是如何變成鐵幕籠罩下的嶄新日常。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申根區」,台灣前往歐洲的遊客需要注意些什麼?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後,申根區成員國將來到29國,包括歐盟27國中的25國,再加上瑞士、挪威、冰島和列支敦斯登。要注意的是由於奧地利反對,兩國陸上邊境管制仍有管制,另外台灣旅客也要注意,未來停留這2國的天數,會跟歐盟申根區其他國家的天數合併計算。
摩爾多瓦會成為俄羅斯下一個目標?俄國於摩國東部設大選投票所,引政府抗議
摩爾多瓦與烏克蘭相同,都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國土東部都存在希望脫離母國,加入俄國的分離主義地區。摩爾多瓦的親俄分離主義區,即是聶斯特河沿岸地區。隨著俄國2014年出兵克里米亞,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及摩爾多瓦與俄國不斷惡化的關係,都讓國際社會擔心俄國可能在俄烏戰後,藉由聶斯特河沿岸地區人民希望加入俄國為由,出兵摩爾多瓦。
歐盟申根區再擴大:科索沃獲免簽待遇正式生效,3月起解除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海空邊界管制
歐洲聯盟理事會12月30日表示,2024年3月31日起,成員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公民赴其他大多數歐盟國家以及挪威和瑞士,將不再需要護照,即可搭飛機或搭船前往,這項決定將歐盟的「申根區」擴大到27個歐盟國家中的25個。
波蘭廠商進口廉價烏克蘭穀物損害農民利益,歐盟該如何化解這場「糧價戰爭」?
波蘭農民擔心烏克蘭穀物充斥市場,損害其國內產值,波蘭政府表示將考慮延長對烏克蘭進口穀物的禁運。然而,這與歐盟支持烏克蘭的立場發生衝突。
《黑海穀物倡議》恐將到期:為什麼「康斯坦察」這個羅馬尼亞港口對烏克蘭穀物出口這麼重要?
烏俄戰爭開戰已超過一年,烏俄兩國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協助下,簽訂《黑海穀物倡議》作為糧食出口的海上人道走廊。眼看三度展延的協議即將在7月18日到期,俄方聲稱沒有延期的必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7)日會面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討論烏克蘭的糧食出口未來該如何走。
俄烏戰爭催化北約大幅強化東翼防禦戰力,俄警告:將F-16移交烏克蘭,恐使北約捲入衝突
自從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已在東翼增派數千名士兵。早在俄國2014年強奪克里米亞(Crimea)後,北約便派兵進駐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與俄國的邊境;如今又已在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部署4個多國「戰鬥群」。
《野生的東歐》下冊:烏克蘭人(以及其他東歐人)似乎都樂於自怨自艾,實際情況到底如何?
烏克蘭象徵了一個東歐普遍現象的極端——他們喜歡抱怨,偏愛悲觀看待人生、扮演受害者,這是一種文化傾向。歐洲人本來就比較憤世嫉俗,東歐人在這方面更是箇中翹楚。由於東歐人都習慣跟西歐人比(而不是阿拉伯人或非洲人),他們當然會覺得自己吃虧,加上共產主義的世界觀本來就很絕望,更是助長了這種怨天尤人的習性。
俄烏戰爭改變歐洲各國立場:瑞士、奧地利中立動搖,匈牙利、塞爾維亞不想選邊站
《歐洲新聞網》(Euronews)24日彙整報導歐洲各國在俄烏戰爭半年來的改變,可看出包括外交中立、非軍事化、核能退場等各自長期形塑的政治「神主牌」,如今都被重新檢討甚至翻轉。
俄軍攻下烏東盧漢斯克州最後據點,烏軍證實被迫撤離;傳35國籲國際體育組織剔除俄國與白羅斯
俄羅斯勢力據傳已完全控制烏克蘭東部的利西昌斯克市,這意味盧漢斯克州全部淪陷。烏克蘭軍事指揮部在社群媒體發布聲明指出:「繼續防衛這座城市將造成致命的後果。為了保住烏克蘭守軍的性命,因此決定撤離。」
《他們說我是間諜》序幕:讀了解密檔案,我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擁有一個「邪惡分身」
發現我有一個邪惡分身之後,我的感覺是困惑。當我讀到他們形容我是一名間諜時,我開始懷疑自己會不會真的是間諜。人類學家的研究可以有多像是在刺探情報?然後我問自己,他們為我刻畫的那幅讓人不敢恭維的畫像,會不會也許是事實,或至少是有幾分道理。
民不聊「生」,可以嗎?共產國家用盡一切辦法,計劃生育仍註定失敗
計劃生育作為國策實施四十餘年,嚴苛的政令和「重男輕女」的觀念加劇了中國人口性別比例失衡,造成育齡婦女人數不足,生育率降低,衍生了墮胎、棄嬰等問題,更埋下了少子化和老齡化的種子。
高調的破冰之旅:馬克宏與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領袖空襲聲中抵達基輔,表態支持烏克蘭
這次來訪,烏克蘭獲得一些正向的承諾。德國總理蕭茲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接受參加本月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峰會的邀請。另外,歐盟成員國將在未來幾天討論烏克蘭的入會資格,法、德、義大利與羅馬尼亞一致贊成烏克蘭立即獲得候選國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