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昕
【專訪】《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作者劉致昕、攝影楊子磊:在一切面目全非的時刻,我們試著建築這場戰爭的臉孔
劉致昕坦言,台灣人也許看到「烏克蘭」就覺得遙不可及、有距離感,但事實上,相同情況離我們幾乎近在咫尺。極權者步步為營,對方早身陷囹圄卻不自知,當戰爭發動時,則可能遭連根拔起。
《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誰是「叛國者」?訪那些開戰後出走的俄羅斯人
《報導者》團隊所訪談的主角,從瑜伽老師、社運分子、銷售經理、程式設計師到脫口秀演員,是普遍存在於每個社會中堅的「平民戰士」。烏克蘭所經歷的每一次苦難與掙扎,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抵抗,才給予其他烏克蘭人持續為未來奮鬥的勇氣和希望。
《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為何掉入「為普亭埋單」的兩難?俄烏戰爭給德國的慘痛一課
《報導者》記者與編輯團隊透過實地與線上的第一手採訪,以五個月的時間,穿梭被占領的城市、邊界、收容家庭跟德國街頭等多個場域記錄時代。結合戰爭罪行、難民潮、資訊戰與經濟能源等角度,立體呈現這場現代混合戰的樣貌。
從「亞細亞孤兒」到國際角力前線,叫好不叫座的「國際新聞」在台灣掀起內容產製熱潮
面對國際新聞資訊的產製狂潮、難以辨識消息來源品質、內容敍述真實性、轉譯的過程與是否遭到再詮釋等等問題,似乎最終還是該回到重新建立新聞產製的編輯台倫理、提升讀者媒體識讀的體質、以及補強社群網站的監管規範。劉致昕説,就像要幫身體打造完善的「免疫系統」——「所以不可能有補完的一天」。
《真相製造》:祖克柏捨不得斬斷的使用者互動,就是這群商人們分食的金礦來源
記者劉致昕二○一六年以布魯塞爾為第一站,從訪問傷心卻不絕望的聖戰士媽媽開始,帶著我們深入真相製造在不同國家造成的致命效應,橫跨比利時、法國、印尼、德國、中國與臺灣,不僅有第一手的採訪,透過這些國家呈現真相產業不同面向的威脅,最珍貴的,是採訪到的每一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