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源
【未來大人物對談2222-海洋篇】如果可以隨手一動作,未來海底就不再只剩寶特瓶
煙蒂要5-10年才能分解,口罩跟寶特瓶都要450年才能分解。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海只剩下寶特瓶與塑膠微粒...鯨豚生物都不見了,只剩下難以分解的保麗龍、塑膠袋漂呀漂,200年後的世界,還有海嗎?
【2021台灣海洋文化影展】從高山到深海、從滄海到桑田,柯金源導演數十年如一日的記錄台灣
本屆海洋影展特別選入《海》、《餘生・共游》、《退潮》、《產房》、《渡東沙》、《記憶珊瑚》、《平安龜》等七部柯金源導演以海洋命題的重要作品,議題面向含括動物權與圈養、蚵農產業的盛衰、海洋生態復育、東沙環礁保育、珊瑚與音樂祭的人海對話。
台灣獼猴大家談(上):解決人猴衝突,關鍵在於「危害防治」是否徹底執行
人猴衝突需要解決,但是如何解決才是關鍵。很多人聽到獼猴降級,紛紛叫好,但事實上「降級」這個動作理應是基於野生動物族群評估所做的決定,而不是基於農損的嚴重性。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如何打破被「藝術家」獨佔的創作發言權(下)
2018台北雙年展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主題,試圖展現的是以藝術關懷自然生態議題的進路,打破由過去被「藝術家」身分獨佔的創作發言權,將各種不同類型的自然生態倡議者或NGO納入美術館的白盒子
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工業廢水造就紫色海洋與陰陽海
環保署訂定了事業、汙水放流標準,限制各種汙染物質排放的最大限值。這一套水質標準並沒有考量到環境容許總量與累積量,導致承受廢水的環境陸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