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
【2020總統大選事實查核】這些日子,總統候選人說過的謊
9月以來,關鍵評論網與READr、沃草、公視等團隊合作,逐一查核候選人在公開場合的發言。現在一起來看看,總統候選人說過哪些謊。
發電量可供12.8萬戶家用,台灣第一座大型離岸風場「海洋風電」啟動
台灣雖然是離岸風電的「先發」,但亞洲各國已經開始追趕,總統蔡英文表示將請經濟部盡速研擬,提出2026年到2035年「下一個十年階段」的新目標。
電價連3凍,學者揭台灣電力高碳排、高空汙「外部成本」破3000億
學者警告,氣候變遷已經成為新的市場型態與機制,將來高耗能、高排碳商品都要課稅,這對人均排碳全球排名前段班的台灣來說,「最有殺傷力」。
理性看待離岸風電,別用政治操作摧毀能源轉型契機
「再生能源」幾乎可說是跨越黨派的社會共識。縱使支持核電,並不代表應該反對離岸風電、拒絕太陽光電,多元、務實地監督能源政策才是最大公約數。
離岸風機不再「貴桑桑」:以前40億蓋2支,現在240億完成22支
台灣頭兩支離岸風機於2016年樹立,2017年正式商轉,耗費40億鉅資,如今,新的風場接近完工,22支風機共耗240億,建置成本大幅下跌,也見證了當時跨出第一步的艱辛。
發展離岸風電並非新鮮事,3年前我們曾有機會製造「台灣牌」風機
台灣的離岸風電政策從2007年至今,在亞洲達成不少創舉,也繳過不少學費,目前雖已提出了比日韓還要明確的發展目標,但仍須在技術、產能、人才三面向上持續精進,才能避免被超越。
面對日韓挑戰,台灣成為「亞太離岸風電中心」的機會在「軟實力」
離岸風電在台灣的發展過程,總圍繞著「國產化」的議題,但面對日、韓、東南亞等國的虎視耽耽,台灣成為「亞洲風電出口國」的機會有多大?區域的優勢又在哪裡呢?
創下全球風電首例的台灣,怎麼鍊出世界級的競爭力?專訪風機龍頭西門子歌美颯
離岸風電是全球競爭的產業,歐洲開發商也正跨出歐洲、投入亞洲市場,全球兩大風機龍頭都搶著在台投資,對台灣來說有什麼機會和挑戰?
5年練兵組「台灣隊」:2025年台灣將成風電王國,還是「下課回家」?
離岸風電供應鏈在台投資額上看兆元,除了國內市場,未來也可望輸出國外。但風電要如何「台灣製造」?初期推動至今正面臨3大挑戰。
受益於離岸風電上兆投資的彰化縣,為何1124選情仍然崩盤?
縣府跟風機開發商描述的方式以及承諾的前景,並沒有成功進入地方民眾的心裡,大家對「離岸風電」的未來圖像還是無感,加上地方盛傳各種謠言,對離岸風電的誤解很多。
與世界各國相比,我們與綠能的距離有多遠?
全世界有將近150個國家提出該國的再生能源目標,其中約有六成的國家已設定2020-2025須達成的再生能源目標,而我們台灣在其中的哪裡?
矽谷吹起潔淨能源風潮,政府帶頭打造台灣「綠色供應鏈」
新時代的供應鏈不只需要充足電力,還必須是符合環境標準的綠電;然而綠電不包含核電,在美國環境保護局的定義中,核能算是傳統能源的一個分類。綠電不足的製造基地,很可能流失國際客戶的訂單,幸好台灣並沒有自廢武功。
稱台灣離岸風電為「日韓」榜樣,澳銀麥格理來台投資也看好地熱、天然氣
在台投資15年的澳洲銀行麥格理資本,今日舉辦論壇,邀集超過200位來自供應商、銀行、壽險公司的夥伴參與,該集團負責人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提到,對台灣特定能源的投資興趣。
離岸風電投資關乎台灣競爭力,該如何解讀躉購費率5.8元背後的意義?
以現在亞太地區風電發展為例,日韓中越都對風電躍躍欲試。越南因為沒有國產化的要求,因此開出的電價較低(約新台幣3元上下);但日本因為有領導亞洲風電的雄心壯志,開出新台幣9.8元的驚人價碼,想要讓整個亞太離岸風機產業鏈都在日本落地。
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扶植本土產業鏈,業者要求嚴防「中國製造」
政府針對2021年到2025年的離岸風電開發計畫,要求國產化項目,不過2025年之後尚無規定,業者希望能納入本土化產業要求,扶植在地供應鏈。
離岸風電費率大砍近13%,業者聯合聲明恐不玩了
明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大跌,將影響台灣才剛起步的離岸風力發電,不少業者表示,已下重本在台投資,對於這樣的結果不可置信,將重新檢視投資決定。
能源轉型不是免費午餐:德國「以核養綠」為何失敗?
對於台灣而言,德國的故事有什麼啟示?首先,政黨輪替是有可能帶來能源政策的翻轉。重大國家政策的反覆與修正,雖然帶來社會與政治成本,然而,這也是民主國家不可避免的常態。
想要晉身永續綠色城市,智慧電網佈局不可少
當綠色能源建構完善後,想要一座智慧城市,可能還缺智慧電網喔!智慧電網就像是發電機,電力、消費者和電力儲存零件相互通訊的智慧輸電網路,讓綠能能夠聰明的分配到各地。
你知道台灣擁有全球看好的風力發電區嗎?
由於太平洋西環的夏季與冬季季風,台灣海峽宛如一條快速風道,外加中央山脈與福建武夷山脈的夾擊,讓平均風速可以達到罕見速度,是全球優良風力發電場區域。
全台第1座民間發起、斥資8000萬「百萬瓦級」儲能系統落腳「彰師大」
再生能源是「看天吃飯」,有風才發電,沒風、沒太陽的時候怎麼辦?可以解決不穩定特性的「儲能系統」,發展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