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從小打底美感力!babybabycool 100%有機棉童裝用愛創造安全永續新美學
「當你摸到、穿到面料好的衣服,身體會記住那種舒服的觸感。」孩子的美感力無須刻意培養,而是讓孩子有意識地沈浸在美的環境裡。
一點一滴培育素養的內涵,美感教育的現正進行式
今年自全球4,769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國際設計大獎—日本2020「Good Design Award」(簡稱GDA)是由臺灣教育部美感教育——美感智能閱讀計畫推行的《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
提升美的感受力,自校園開始讓美感自然而然地發生
美感與跨領域能力是現今非常重要的教育重點,一來它關乎著孩子自信心的養成,二來它能引導孩子啟發感官的感受力,延伸至對生活細節的敏感與判斷是美感智能(Aesthetic Intelligence)的啟蒙。近年來,政府,民間企業,學校,此三方的攜手模式儼然已具雛形,從生活裡面的種種細節,你我能發現,美,在用不同的方式萌芽茁壯。
蔡依林拒走紅地毯的省思:服裝綁架了我們對美的定義嗎?
服裝應是展現個人性格與感受的物品,而非被外界所給的評論所侷限,時尚圈一直都有身形迷思,這股熱潮席捲了人們對於美的定義,可不代表明星無法扭轉紅毯思維。
蔡依林拒走紅毯的省思:服裝綁架了我們對美的定義嗎?
服裝應是展現個人性格與感受的物品,而非被外界所給的評論所侷限,時尚圈一直都有身形迷思,這股熱潮席捲了人們對於美的定義,可不代表明星無法扭轉紅毯思維。
朱家安:女人沒化妝不要出門嚇人,那Coser扮裝可以出門嗎?
在2014年,街頭藝人穿小丑裝趕場,被捷運局請下車,新聞出來之後多數輿論認為捷運局小題大作。我相信台灣有夠多人認為衣著打扮是人表現自我的自由,這個自由會支持Coser在公共場合扮裝,而這個支持會讓台灣的街頭更豐富。
美力!從教科書革命開始:美感細胞-90後的教育大夢
2013年9月,三個22歲的大男孩:陳慕天、張柏韋、林宗諺擠在交大男宿八舍216寢室狹窄的空間裡,一邊回憶著遊歷世界所看見的「美」,一邊討論著如何讓台灣變美。
舉國關注的身分證再設計,給全民的三個「設計思考」
身分證設計,只是改變的開始,未來要重要設計的要更多。過去幾十年從小到大沒有上過的美術與設計課程,對於台灣而言,這結構性的代價更高,台灣的公共工程沒有美感,我們的產業無法設計出新的商業模式等,這正是大家正在付出不重視設計專業的集體代價。
對日常生活「有感」,才是「美感教育」的核心——專訪好氏品牌研究室創意總監陳崇文
每個人生來都具有懂得追求美感的特質,只要對生活有感。陳崇文設計師受台灣三星的邀請,來到宜蘭力行國小,幫學生們上一堂不同以往的美感教育,引導出他們對發掘生活不一樣面向的興趣,期望孩子們的感性和理性能夠平衡發展。
藝術與科技的力量讓孩子們暫時忘卻病痛!數位畫筆為醫院添「色彩」 讓孩子可以Fun心遊戲Fun心玩
兒童友善醫療是全球醫療界關注的議題,藉由科技力量以及色彩藝術創作,能夠幫助孩子們在自我瞭解、調整情緒、管理行為等獲得改善,促進孩子們的蛻變及成長、性格建立與潛能發展。不只能夠正向影響孩子,也能夠在孩子們低潮或痛苦的時候(如住院治療期間)陪伴並帶給他們溫暖。
【未來大人物】陳慕天談美感教科書計畫:失敗能看見現實,擁有資源再來談夢想
藉由分享美感教科書計畫的受挫經驗,陳慕天表示,在台灣推動美感教科書,牽動到的單位非常多,他深深體會到,實現夢想必定需要多種資源輔助,因此勉勵年輕人大膽作夢前,別忘了先釐清自身資源的多寡。
教育部砸5年40億元推美感教育!設計所教授:「孩子難從無美感環境中學到美感」
教育部推美感教育計劃已進行兩年,此計劃總預算為為5年40億元,去年還推出由知名作詞人方文山、歌手鄧福如合作的歌曲《美是種自由》
臺北設計城市展:設計真的離一般民眾很近嗎?
2015臺北設計城市展內容著重永續城市、社會住宅、指標系統、生活智能等社會議題,並設有體驗區,希望讓觀眾藉由親身體驗,了解「社會設計」的真正意涵。
我們有教學生藝術,只是下課鐘響聲就不管了:除了去故宮,美感教育更該從「廁所」開始
「教育部要我們設計教創意的課程,方式是發給每個老師一個制式表格,要求每個老師完整填寫,向上呈報。」某一個高中老師對我說,滿臉苦笑。
孩子的美感不能等!一群八年級生將課本變繪本,用美美的教科書翻轉台灣教育
當他滔滔不絕地談起自己的故事與理想時,便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非常有目標的人。他甚至計畫在未來10年內,有一半以上的教科書因此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