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權公約
英國主辦「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聚焦歐洲安全與美國大選,下屆地主是挨批「對俄綏靖」的匈牙利
施凱爾說,無論是近日落幕的北約華府峰會,或是在英國的EPC峰會,皆觸及歐洲軍工產業振興議題,目標就是為填補美方缺口。他強調,在北約華府峰會後,EPC峰會緊接登場,這兩場峰會都向俄羅斯傳達同樣訊息:歐洲將聯合一致對抗侵略,包括武力進犯及錯假訊息、網路攻擊、政治干預等其他具侵略性的行動。
英國脫歐「拿回主控權」,但外來移民人數為何反而大增?
雖然脫歐與移民增加同時發生這一現象令人震驚,但脫歐確實讓一個群體的數量減少。2023年6月前的12個月裡,英國來自歐盟的淨移民人數為-8.6萬人,這意味著離開的歐盟公民多於抵達這裡的歐盟公民。但他們已被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移民取代。大約有25萬人來自印度,約15萬人來自奈及利亞。中國、巴基斯坦和辛巴威是接下來英國的三大移民來源地。
2500多名瑞士年長婦女控政府「氣候變遷缺乏作為」勝訴,創歐洲人權法院先例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透露,歐洲最高人權法院本週二的裁決結果並不會對瑞士政府做出裁罰,亦沒有命令瑞士當局採取任何具體行動。不過荷蘭非營利組織「氣候訴訟網路」(Climate Litigation Network)負責人麥克斯韋爾(Lucy Maxwell)表示,如果瑞士政府不修訂其氣候政策,恐轉由瑞士國內提出控訴,屆時瑞士法院可能對當局處以巨額罰款。
有遊戲機還能養寵物,挪威殺人魔控訴單獨監禁「不人道」
布列維克2011年在奧斯陸以汽車炸彈炸死8人,然後在工黨青年營槍殺69人,其中大多數是青少年,這是挪威和平時期最嚴重的暴行。布列維克2012年被判處21年有期徒刑,這是挪威法院可以判處的最長刑期,但只要他持續被視為對社會構成威脅,刑期即可延長。
憲法法庭25日召開言詞辯論庭,國家人權委員會:「公然侮辱罪」對言論自由存有一定程度威脅
高涌誠說,憲法法庭將在26日舉行的《刑法》第140條侮辱公務員罪言詞辯論,同樣存在違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的問題,人權會也已將書面意見提供給憲法法庭。
《國家力量決勝點》:暗殺、恐攻、黑牢——情報機構策畫的祕密行動與「蜜糖陷阱」
歐盟情報及國際關係專家Pedro Baños集結多年來的紮實地緣政治實務經驗與研究心血,以豐富實例佐以圖表分析,為讀者提供最宏觀、最全面的全球視野。書中不僅縱覽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更發掘出「國家力量」真正的根源。唯有知己知彼,國家才得以強化自身,抵禦外來威脅。
歐洲人權法院創先例,一致認定將台灣人引渡至中國有酷刑風險
歐洲人權法院的裁定,可望影響未來所有歐洲國家法院和政府引渡嫌疑人到中國的決定。一旦中國提出要求,歐洲各國政府目前必須同意啟動引渡程序,即使知道法院不太可能批准。
在愛琴海沈船事件中侵犯人權,歐洲人權法院認定希臘政府沒有保護又羞辱難民
2014年1月20日,一批難民搭乘小船穿越愛琴海,結果在東南部的法爾馬科尼西島附近沈沒。在這起事件的營救及後續處理中,歐洲人權法院認為希臘政府有3點侵犯人權,包含沒有保護難民、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對待他們的方式有辱人格。
留學生在挪威一狀告上歐洲法院,只為讓世界聽見台灣人的聲音
在政府決策需以民意作為後盾的情況下,如何讓人民意願一致就顯得非常重要。然而,在國家認同尚未有明確共識的台灣社會,想談正名議題,眼下最棘手的難題無非就是與台灣人民溝通「正名的必要性」。
兩則新聞反思台灣為何無法成為歐洲那樣的社會?
台灣人的反應凸顯切割被標籤者(罪犯)而忽略保障人權,其實這一年來我們社會部分呈現出這樣的特色:將所有問題都怪罪於一例一休、同性婚姻、陸客不來、九二共識……等罄竹難書,但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為何現階段婚姻平權人士應考慮接受「伴侶制」立法?
「伴侶制」有兩種,一種是同性戀專用,另一種是異性戀同性戀皆能適用,而如果是後者,就沒有歧視問題。「只有伴侶、不能結婚」仍未達成婚姻充分平權,但這是階段性目標,將來有一天革命會百分百成功。
控政府單獨監禁「不人道」 挪威重大槍擊犯布列維克勝訴
法院表示,禁止非人道與污辱待遇是民主的基石,同時適用於恐怖分子與殺人犯。而長時間的單獨囚禁會危害犯人的心理健康,應當減少此種情形。當局確實違反人權公約,需立即改善。
控政府單獨監禁「不人道」 挪威重大槍擊犯布列維克勝訴
法院表示,禁止非人道與污辱待遇是民主的基石,同時適用於恐怖分子與殺人犯。而長時間的單獨囚禁會危害犯人的心理健康,應當減少此種情形。當局確實違反人權公約,需立即改善。
丹麥爭議性「珠寶法案」 允許沒收難民貴重財物惹議
有人認為,丹麥政府沒收財物,和納粹大屠殺期間納粹沒收猶太人黃金和貴重物品的作法沒兩樣,在曾有類似痛苦歷史的歐洲,此舉讓人非常不安。
丹麥爭議性「珠寶法案」 允許沒收難民貴重財物惹議
有人認為,丹麥政府沒收財物,和納粹大屠殺期間納粹沒收猶太人黃金和貴重物品的作法沒兩樣,在曾有類似痛苦歷史的歐洲,此舉讓人非常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