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
【小說】利文曄《日行列車》選摘:光影推移之際,時光緩步前進,步步走向生命終結之必然
作者從列車切入,結合母親於一片黑暗的房屋中處理家務的意象,逐步導出父親重病、家庭中充滿無奈的惆悵。透過時間的推移、光影的變化,作者在平淡之中緩步營造出死亡的氛圍,道出生命的常態,終將駛向光明與黑暗輪替的日常。
網友轉發網易短片〈如此打工三十年〉頻遭刪,中國高齡農民工有苦難言
57歲的董桂蘭,進城務工7年,她凌晨4點就到路口等待,看有沒有活可幹。她身體不適但不願就醫,因為一檢查就要花人民幣600、700元(約新台幣3000元),而她已經兩個月欠下房租了。她說媳婦吵架時威脅要丟下她不管,但當初娶媳婦就花了20多萬元。
〈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台灣底層真正的「民歌」,對高不可攀的主流社會,一點點卑微的請求
巴大雄這首歪歌,要嚴肅起來,撕開胡鬧的偽裝,是否也可解讀成是對高不可攀的主流社會,一點點卑微的請求:可不可以把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訴求,他們的感受,放到你們的心中一下下就好?很可惜,主流社會連放進去一下下都沒有。
【專訪】作家楊隸亞:從《女子漢》到《男子漢》,創造一個「允許哭泣的場合」
「痛苦與憂鬱也可以並存,世界不是只有單面的。他們有的運用自己的小聰明,或者不滿地與世界拚搏。我只想寫出敘事的聲音,角色的心情,我想寫的是——有人平平凡凡地活著。畢竟——人生沒有那麼多drama啊。」沒有抓馬,也可以讓你讀了很傷心,這是楊隸亞的本事。
【影評】Netflix《孟買女帝》:導演用好故事將女主角神格化,卻刻意忽視真實人物黑暗面的詮釋
《孟買女帝》講述女主角甘古從被拐賣到妓院,再從惡劣的環境中奮起重生的故事,導演雖有帶出印度底層社會與性產業的議題,但將女主角神格化的處理方式,也使這些嚴肅地話題停留在背景,維持輕鬆小品的敘事風格。
【書評】《親愛的夏吉.班恩》:在長大後回憶著苦痛交織的童年,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看似遙遠,混合了時代當下混亂,但套用於現代卻仍值得關注的寫實小說。當我們始終認為社會正在向前發展之時,仍不自覺的忽視了(甚至帶有敵意的批評)很多正在苦苦掙扎卻仍落後的人們。
類似佛洛伊德事件的刻板印象,也發生在馬來西亞印裔身上
兩個截然不同的土地,卻看見相似的問題。非裔在美國也有「暴力」、「黑幫」等這些刻板印象的標籤,如同一個模子顯影在馬來西亞底層社會的印裔身上。
《我在底層的生活》推薦序:這本書讓你知道台灣窮人的生活和美國「很接軌」
這本書裡面所寫的故事發生在約二十年前的美國,卻和現在台灣底層的處境生活相去不遠——只要你記得美金和台幣的匯率,讀這本書就不成任何問題。
《我在底層的生活》:客人退回的這盤是傳統炒蛋、巨無霸炒蛋,還是特製炒蛋?
當卡莉宣布休息半小時吃午餐的時候,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這時才發現,原來她一直放在清潔車上的那袋乾癟熱狗捲,並不是某位退房客人留下的垃圾,而是她的午餐。頓時,我自己也吃不太下了。
「為了三千元殺人」乍聽很荒謬,但這筆錢卻是社會最底層眼中的「鉅款」
我們有法官願意給犯罪者緩刑,或者判刑之後來到地檢署的執行科,檢察官跟書記官們會給予他們幫助;我們還有「財團法人更生保護會」在幫助犯罪者重建生活。但同樣一個問題:能遇到這些「好人好事」的機率是多少?
在深夜台北街頭,遇見必須靠犯罪養活自己的大哥
少一個人犯罪,就代表少一個人受害。少一個職業犯罪者,就代表可以「少很多人」受害。所以不是我們只在乎犯罪者人權,不,剛好相反,正是因為我們更在乎「被害者的人權」。
比起階級世襲,更可怕的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
最後,我必須要強調。「選擇」或「決定」是個很白痴的詞彙,因為對於廣大的基層,尤其是「黑數」而言,他們根本毫無任何選擇的機會可言,他們完全無法做任何決定。不要說從哪裡來了,就連要往哪裡去也是「上面的」說了算。
國考前夜的債務法律諮詢,讓我看到社會最底層「已經走投無路」的人
我並沒有真的做對了什麼,他們也沒有真的做錯了什麼。只是他們就算再怎樣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我認識的人的聰明與努力的程度都與我一樣,甚至遠遠比我聰明,或遠遠比我還要努力。但他們只要一出任何差錯、倒了、就永無翻身之地。
看到社會底層「做工的人」,你才能了解玖壹壹與川普為何爆紅
我想,與其害怕黑天鵝,不如擁抱黑天鵝,與其嘲諷同溫層,不如有意識地穿越同溫層,我想是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一種可能的生存方向。
女性的脆弱來自於我們惡劣的環境:印度總理獨立日演說,談人民最關切的「強暴」與「廁所」
至少,莫迪開始貼近人民,從移除防彈隔牆開始,從人民生活出發,在演講的尾聲,他說:「政府不是統治者,而是公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