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費正清

34. 費正清

《我以星辰書寫看不見的天空》:精英們不分左右高低,都有一本血淚賬——讀《費正清中國回憶錄》

中國 精選書摘

王璞的讀書隨筆具有作家性情,同時也將讀書與觀世結合,在文本的世界與現實世界中來回比對評論,尤其對於歷史中的不自由處境多有批判,本書是一位自由主義讀書人以閱讀穿越黑暗的路線圖。

什麼是思想史_-_ISBN9789570874167(封)

《什麼是思想史》:歷史學者其實是引渡人,而思想史家的引渡法門就只能是語言

歷史 精選書摘

本書從精神史、舊文化史、觀念史等文類開始考察,從長時間的學術變遷討論英語世界思想史的源流與關鍵發展。本書強調歷史研究莫不受到當地歷史與知識興趣的影響,一方面說明「跨境思想史」與「比較思想史」何以在中國與東亞特別活絡,另一方面提醒此地思想史家如何直面這兩種思想史寫作的問題與挑戰。

Emperor_Yongzheng

《朝貢、海禁、互市》:中國最後的海禁命令於雍正五年解除,代表清廷終於認可了「互市制度」

歷史 精選書摘

《朝貢、海禁、互市》是中國史權威學者岩井茂樹的經典作品。本書提出「互市秩序」的概念,推翻了過往「朝貢體系論」對東亞歷史的簡化認知。清朝雖然繼承了明朝制度,但基於其重視貿易的滿洲性格,而使得明清兩代看待對外關係的態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此為理解明清時期東亞跨國貿易的關鍵概念。

Emperor_Kangxi

《朝貢、海禁、互市》:「華夷秩序」五百年?對明清「朝貢體系論」的重新檢討

歷史 精選書摘

本書檢討了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提出、深深影響中文史學界的「朝貢體系論」。以費正清為首的美國學者,自一九七○年代以來,長期將明清兩代的對外關係視為一種不變、停滯的整體。此種帶有西方中心論的觀點,造就了對近世東亞國際關係及貿易交流的簡化認知,備受爭議。

shutterstock_118226071

【書評】《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一部傑出的通史,更是一部必須詳加閱讀的當代之書

中國 TNL特稿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不僅有著少見的通史規模,更是一本確實發揮了通史應有本色的上乘史著。如同本書英文原名所揭示,作者緊扣著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最核心的命題之一:中國如何走向現代(modern)。

AP_770305378379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的血腥混亂與1989年的世界變化之中,中國模式誕生

中國 精選書摘

作者馭繁為簡,聚焦於數百年來各政權在制度方面的缺失和重建,嘗試回答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核心問題:即,中國是如何轉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亦即,如何從崩潰的帝國(滿清)、四面楚歌的共和國(民國時期)、停滯又瘋狂的毛主義中國,變成現在的經濟巨人和超級強權。

AP_71010113365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長征」的最終意義,在於建構神話和賦予統治正當性

中國 精選書摘

本書是一部中國近現代通史,主軸在追索中國現代化之路,從清帝國入主中原的一六四四年開始講起,一路談到習近平上臺執政後的二○一七年,時間跨度將近四百年。被譽為是繼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睽違多年之後的又一部重量級中國近現代通史。 

rbcbgg20d02fsjogrjj6ewf3wab02a

盧建榮《余英時與台灣學術貴族制五十年》:骨子裡追逐權與利,卻偽飾成「休休有容」的名士

人文 精選書摘

以「海外胡適」自居,並以一身繫中華文化存續的余英時,五十年駐錫福華寺,大吹其會通中西文化的法螺,卻犯了引用西方學術理念的誤用、濫用,甚至挪用的失格之舉。他對中西文化的理解,多流於皮相,且屬於高山滾鼓的性質。

6r5x8lr55wn188f0nyrz11lu3u8mbn

張友驊《余英時寧為黑名單,不幹間諜臥底》:余的品格不容置疑,但知人論世的判斷卻有偏差

人文 精選書摘

余英時《回憶錄》寫香港篇幅幾近全書四分之一,絲毫不掩飾對香港「第三勢力」的溫情與諒解,卻對情治單位與他的接觸隻字不提。依據《回憶錄》中的斷點做歷史連結,可以發現許多駭人事實,本書即在找尋他「失落的歷史環節」,重新認識余英時。

1rmu0y8bws0ktqzwr7q0301tcojvtl

《美國與中國》導讀:如夢似幻,終究成空?從美中交往史找出未來種種問題的可能解答

人文 精選書摘

作者透過個人信件、日記、回憶錄、政府文件和新聞報導等文獻,重建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與中國交往中令人驚奇和悲劇的方式。本書屢屢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就回溯到或許是百年前的往事,一方面證明其論點,另一方面讓讀者透過清楚的脈絡,來了解美中關係循環往復式的宿命輪迴。

史景遷

美國漢學家史景遷享壽85歲:擅長歷史書寫「說故事」,曾多次批評中國的近代史教育

國際 TNL 編輯

自1974年以來,史景遷完成了14部有關中國的歷史著作,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追尋現代中國》,該書從17世紀明朝的鼎盛時期開始寫起,一直1989年天安門廣場示威活動。

林徽因在佛光寺寧公遇像旁

《方圓之間》:歷史證明了,堅決反對拆除老北京城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對的

藝文 精選書摘

梁思成在中國建築研究上的貢獻早已獲國內外肯定,他依照西方現代學術理論對中國傳統建築重新研究剖析,公認是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然而他的成就,林徽因居功厥偉。

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白色恐怖」下的中研院——從費正清的「紅帽子」說起

人文 精選書摘

走過近百年歲月的中研院,一路上風風雨雨,積蘊了無數的逸事篇章,足可啟迪後世。青史故蹤,深富意趣。作者以第一手的史料,層層解密中研院早期的學術糾葛及重大爭端。

shutterstock_1095882497

交往政策讓中國獲得巨大財富,卻從未改變中國企圖「君臨天下」的價值觀

政治 恕我無法支持

交往政策的確改變了中國的外貌,它讓中國獲得巨大財富,也竊取太多的西方機密技術。但交往政策從未改變中國的內涵,中國仍然相信自己終究應該支配東亞,君臨整個世界。

kqvaqgxm8cdkpm5toe2i92da5xee9o

40年前,我與中國異議人士拜訪哈佛費正清教授

中國 TNL特稿

我好奇的想,如果林女士還活在今天的中國,她是否仍會發揮當年那「求真」的精神,去追究這一塲災難的前因後果,以避免同樣的錯誤再度發生?

shutterstock_1220776030

如何面對新史學:歷史研究的意義在於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

人文 讀者投書

近年來很多寫史的史官們出現這樣一個傾向,那就是非「發現問題」而「製造問題」,這無疑將歷史複雜化且政治化,並對史學的發展百害而無一益。

vjac2zzbo8r2ixjl9wgvtj1nchmoh5

韓國瑜在哈佛座談強調「唯一辦法就是做朋友」,美媒點名「危險親中候選人」

政治 李秉芳

除了韓國瑜,華盛頓自由燈塔的新聞編輯克里格曼認為,柯文哲也是「危險親中」的潛在總統候選人。柯不但提出「兩岸一家親」的說法,與北京當局的論述互為呼應,更極力避免發表與中國有關的負面言論。

dnm55z974sf6l83r2xn35gtgvuzs53

改革開放的「不惑之年」:焦慮也許是這個時代唯一的特徵

國際 精選書摘

經濟改革的成功並非國家治理的唯一目標,它從來被置於穩固執政地位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兩大前提之下,因此,有著高於經濟發展的「人為計劃性」和別於他國的中國特色。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