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
《藝術介入空間》:鈴木昭男的城市介入計畫,把「點音」置入花園,放在河的兩岸以及住宅區內
本書作者長期在公共空間策劃展覽活動,將公共空間的定義,從公共廣場拉到我們所在、與他人同在,並且相互交流的地方。書中從不同角度探討藝術、空間與人的關係,以及藝術家計畫中參與、介入與合作的多種形式,藉由不同案例提供了更多元的操作模式與議題。
胸罩樹、泰迪熊樹、夾角拖樹,澳洲人為什麼癡迷於「在樹上掛東西」?
「胸罩樹」是為了紀念當地一名因癌症去世的副校長凱斯特而設立,凱斯特於2011年去世,會掛上胸罩是因為,過去某次騎著摩托車穿越澳洲西部時,凱斯特注意到一棵樹上有胸罩,便一直希望自己的摩托者愛好者社群,也能一起創造自己的胸罩樹。至於「鞋子樹」,則是為了紀念一名女士,她在世時共收集了3000多雙瓷鞋。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10大革新方向:明確規範迴避機制、強制揭露執行暨徵選小組等方針入列
關於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動已經30餘年,總共歷經6次修法,而文化部自去年9月起召開13場諮詢會議及2場公開交流會,共徵詢專家學者、藝術家、從業者、審議及興辦機關等共161人次意見。最終經綜合各界意見,文化部提出了10大革新方向。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夜晚,「鳥頭人」會在宛如迷宮的台北地下街遊蕩,尋找下一具身體……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是臺灣第一本系統性蒐集各類傳說怪談的百科專著。全書總計收錄十大類100則台灣的都市傳說,兼具獵奇的想像與理性的趣味,也追索了這塊土地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人心擾動的集體記憶。
【專訪】南藝大造形藝術所長陳蕉:我對於當代人的「過動」很有意見,真正的遊牧者應是不移動的人
疫情的環境,並沒有過多地改變我過去接近藝術的模式。而且,我認為,這次的傳染病,它提供我們一個機會,去回看一直以來我們所習慣的加速生活。
台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如何凝聚社區意識塑造「家」的感覺?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針對社會住宅所推動的公共藝術案,主要以「Home to all」也就是「建構所有人的家」這個概念,做為整體的設置理念。
《植變》計畫:透過公共藝術反思武漢肺炎,人與人的斷裂關係
去年在一場公共藝術上的策劃與執行上,曾經有過對於空間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想像,開展過美學思維與實踐的辯證,可以在這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時,作為一種人在城市空間中,思辨現代化與資本競奪的關係裡,人類如何漸次失去與自然的互動。
蔡英文母校的地球儀「台灣變中國的」,留學生募資登報「挑戰一中原則」
由於部分中國留學生不滿「反轉的世界」將中華民國(台灣)特別標示出來,更與中國以不同顏色呈現,要求學校對此採取行動,校方也承諾將對地圖做出改變。
拉黑子.達立夫《海美/沒館》:重拾被遺忘的根莖
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不僅將自己部落的歷史置於作品,甚至將自身體驗與傳統文化描繪在以漂流竹材質拼組內部的岩洞空間內⋯從拉黑子的撿拾過程中,許多生活用品如拖鞋、打火機、釣具、水龍頭、土地界標等意想不到的物件,竟然可以如同懷舊挖寶似的在海岸發現。
用竹籐編織一方淨土:王文志-我從山林來
王文志作品超越國界、人種、性別的魅力,讓日本水土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澳洲Woodford音樂節,皆連續三次邀展,藝術之路看似順遂,其實王文志好幾次都想放棄⋯父親鼓勵他「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你在這幅作品裡看到了什麼?「感知濾鏡」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
從一張眾說紛紜的照片可得知,世上不可能有兩個人觀點完全相同。天生生理的不同與後天產生的偏見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觀感。不僅在觀察、注意力和蒐集資訊上有所差別,對於所得資訊的感知也大不相同。
「2047倒數機」創作者反駁藝發局 指終止理由牽強 要求收回決定
「2047倒數機」創作者發聲明回應藝發局,指作品意念及名稱從未變更,藝發局以局方詮釋作終止項目的理據牽強,窒礙其他人解讀作品。
【城市的容貌】寧願餓也不願醜的首爾,美感從穿搭、街道、廣告這些小細節而生
不管是街頭或是室內,首爾都很常運用燈光來營造氣氛。而無論是靜態或動態藝術,光線都是非常重要的細節之一。首爾目前主要發展地區的市容也相當重視這個環節,善用由下往上的燈光來照亮建築物,或在營業場所裡避開日光燈,運用展覽燈營造出氛圍,甚至連廁所也不放過。
【城市的容貌】寧願餓也不願醜的首爾,美感從穿搭、街道、廣告這些小細節而生
不管是街頭或是室內,首爾都很常運用燈光來營造氣氛。而無論是靜態或動態藝術,光線都是非常重要的細節之一。首爾目前主要發展地區的市容也相當重視這個環節,善用由下往上的燈光來照亮建築物,或在營業場所裡避開日光燈,運用展覽燈營造出氛圍,甚至連廁所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