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研發
美國會結束COVID-19兩年調查,支持中國實驗室洩漏論
美國國會報告指出COVID-19病毒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漏,並批評疫情期間的封鎖措施弊大於利,強制戴口罩無效。此結論與其他研究相左,引發爭議。報告肯定川普政府疫苗研發的成功,但也示警關閉學校的長期影響。
國衛院生物製劑二廠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疫苗自製防疫量能升級
司徒惠康說,二廠的擴建是因應全球新疫苗研發趨勢,會有更多疫苗研發平台,執行低商業價值或較難開發的新穎技術項目,強化與疾病管制署防疫中心的互補性,串接防疫及疫苗研製任務,並藉由產程開發與產業攜手提升國內生物製劑自製能力。
腸病毒風暴25週年:首支純國產71型疫苗上市,25年「戰疫」仍未完結
當時任職於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現職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製劑廠執行長江正榮認為,國家更應該訂出疫苗產業發展的下一個目標,「大環境一直在改變,腸病毒71型疫苗是剛好碰到每件事都可以銜接上」,疫苗發展實屬不易,應該等上3到5年再論成敗,不該太快批評怎麼沒有成果。
專家談2023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突破mRNA疫苗技術三大困難點,卡里科和魏斯曼的研究扮演關鍵角色
早在1960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始嘗試將DNA或mRNA塞進細胞,讓人體做出目標蛋白質,冀望藉此治療疾病。然而,此療法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在實務上,卻會有3個困難,而這些困難乃是藉由各代科學家的經驗與研究逐一突破後,最終才由本屆醫學獎得主──Katalin和Drew突破最後一個困難,成功摘下桂冠。
《光速計畫》:如果疫情爆發在兩年前,BNT的董事不會考慮接受製造疫苗的想法
以前,每週一早上的會議,吳沙忻不需要花太多心力說服這些科學夥伴。但接下來這天,當吳沙忻把這項大膽的計畫告訴董事會成員後,他感覺到自己尚未贏得辦公室裡的民心。
《輝瑞登月任務》:我們每天做的決定都攸關生死,挑選出最好的候選疫苗是最關鍵的決策
在這本書中,博爾拉記錄輝瑞員工如何在全球大流行的巨大壓力下展現才華、發揮奉獻精神,克服一連串因社會和政治動盪而加劇的危機,並揭露他們遇到的疑惑、阻礙與失敗。
《疫苗商戰》:黃翊群靈機一動——莫德納應該製造疫苗,而不是藥物
莫德納的研究人員很沮喪,因為mRNA無法製造大量可用於製造新藥的蛋白質,也許他們錯了。生成的蛋白質有限,不是他們的技術有問題,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也不是缺點。這正是mRNA的特點。
莫德納宣布將在台灣、新加坡等四地設置子公司,有望成立國家隊爭取技術移轉代工
據了解,經濟部、衛福部以及國發會等相關單位從去(2021)年迄今透過各種管道方式爭取莫德納來台,並且規劃由行政院國發基金出資,循過去投資台積電模式,主導成立一家新的生技公司,政府持股將在49%以下,尋求民間業者投資,是目前規劃方向之一。
《AI 2041》:DeepMind推出「蛋白質折疊」軟體AlphaFold,可說是AI在科學領域迄今最偉大的成就
一旦掌握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藥物再利用」就成了一種能夠幫科學家快速找到有效治療手段的方法,即嘗試每一種已經證明對一些小病安全、有效的現有藥物,看看其中哪些藥物可能成功嵌入當前病毒的蛋白質三維結構。
各國積極布局疫苗研發與代工,亞洲地區誰稱冠?
生策會指出,目前全球獲得WHO認可的6種疫苗生產的製造廠共約40個,製造廠坐落美國最多,共9廠;其次德國有5廠、日本有4廠、中國、比利時與荷蘭各3廠。
借鏡歐盟抗疫的醫療照護對策,強化台灣醫療體系的脆弱之處
台灣與歐盟較為不同之處在於對於新興科技的應用。相比於歐盟積極鼓勵應用前瞻科技協助醫護和抗疫工作上,台灣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規劃和指引,也使得國內雖然有不少科技學研單位和新創事業,卻未能有機會將科技應用與防疫需求相互結合。
國產疫苗科學資訊解析:二期試驗做了什麼調整?療效評估標準為何?
因台灣在去年一整年並沒有COVID-19流行,在國內執行三期臨床試驗只能顯示出免疫原性,根本無法確認療效,但是總體人數仍要符合安全性的門檻,因此國產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規模超乎一般二期規模。
三期臨床試驗就像「皇后的貞操」,建議國產疫苗還是「盡快執行」
我必須說台灣一個股價已經飆到快500的生技公司,跌一根停板的股價損失就可以做幾個三期研究了,錢不是問題,是經驗跟心態。
COVID-19打破疫苗研發與取得模式,民眾信任與否仰賴各國政府把關
這次COVID-19疫情既快又猛,為縮短疫苗研發時程,各國政府——尤其美國與歐洲——以及像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等非營利組織紛紛出面,協助吸收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