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草
《噤聲之界》:在往返客庄與部落的過程中,「浪漫臺三線」其實是一條血淚之路
梁家先人於十八世紀渡海來到臺灣,深入到今日新竹新埔、關西一帶拓墾。在開創新家園的過程中,他們面對的是甚麼樣的環境?為甚麼新版的族譜要將獵首的紀錄刪除?種種的不解與疑問,驅使作者走入北臺灣淺山地帶,訪廟、找墓、問神、尋鬼。透過文獻資料的爬梳與走訪部落與客庄的耆老,採集口述,一部有別於官方所建構出來的——以客家為主體、用浪漫作包裝的——臺三線沿線山林,重新被詮釋出來。
「戰鬥藍」集結:全台72位各級民代加入,原民立委:希望趙少康帶我們出草!
沒加入的國民黨立委有11位包括江啟臣、林文瑞、林為洲、林德福、陳玉珍、陳超明、曾銘宗、費鴻泰、萬美玲、廖國棟、謝衣鳳。
塵封台博館近百年 大分事件兩英雄遺物返鄉展覽
國立台灣博物館研究組組長李子寧表示,和慘烈到近乎滅族的「霧社事件」相較,「大分事件」可說是原住民族抗日行動中絕無僅有的正面結局,他們擅長山林游擊戰,日本人苦無對策,最後雙方以和解收場。兩兄弟得善終、活到大約七十歲。
一個香港學生遊蘭嶼後的心得:生活,絕對不是靠物質堆砌
我相信至少有一個感覺,是每一個到過蘭嶼的人都能夠共同分享的,那就是,我們愛蘭嶼的心都是一樣的。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同樣希望達悟族能夠保留他們獨特的文化和傳統,也希望核廢料能夠盡快遷出蘭嶼,希望旅客不要影響蘭嶼族人的生活。
一個香港學生遊蘭嶼後的心得:生活,絕對不是靠物質堆砌
我相信至少有一個感覺,是每一個到過蘭嶼的人都能夠共同分享的,那就是,我們愛蘭嶼的心都是一樣的。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同樣希望達悟族能夠保留他們獨特的文化和傳統,也希望核廢料能夠盡快遷出蘭嶼,希望旅客不要影響蘭嶼族人的生活。
我支持死刑,但我不想用「廢死是幫兇」這種情緒化言論支持
如果今天你問我,我對死刑會不會有遲疑,我還是會有遲疑的,我遲疑的不是死刑本身,而是為了執行死刑。在現在的社會狀況下,你勢必不可能採用私刑,那就必須要把這個權力授權給國家,那授權國家有奪取生命的權力,這真的沒有問題嗎?而因為冤獄,而造成死刑奪走不該奪走生命的狀況,又要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