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牧容
博物館學碩士,德文系學士,現為接案工作者,從事寫作、翻譯、研究助理等工作。研究興趣為酷兒理論、性別與文化地理,認為一切都與一切相關,研究只是起點。近年歷任工作多與藝術相關,包括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研究組助理與德國柏林SOMA Art Space的策展助理。
【關鍵專訪】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觀眾不是笨蛋,商業特展越趨通俗,美術館的角色就越重要
此篇訪談於王俊傑館長甫上任、台灣COVID-19疫情爆發前的四月下旬完成。訪談人希望透過以在博物館學中,常遇到當代議題之角度,藉由王俊傑館長個人的經驗了解王館長對北美館的認識、期待以及期許。
【2021柏林影展】解封後的露天影院遊記,原來和一群陌生人看電影是件奢侈的事
疫情下的柏林影展終於在逐漸解封之際,舉辦了實體放映,而柏林影展的夏日特映告訴我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再遠再近,沒有替代方案。
【當代館20周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存在是必須的,進入下一個20年還有什麼發展可能?
美術館空間與藝術作品或是藝術之間的關係為何?又,在這樣的脈絡下,美術館還有什麼發展可能?而台北當代藝術館在進入第20年後、又或進入下一個20年,可以帶來如何的契機?
2020台北雙年展(後記):「接近實地、認識蓋婭」,透過植物與城市了解你我與環境的關係
此篇文章將透過舉出在《植物城市》一書中所提到的案例,討論與你我直接相關的城市設施、空間、植物與歷史。
2020台北雙年展(三):《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以藝術展覽為表現方式的思想展覽
2020台北雙年展透過展覽與藝術作品的詮釋,認識你我的存在皆是透過經年累月的細胞、細菌、空氣等等元素的堆積與相互依存。
2020台北雙年展(一):「雙年展」到底是什麼?是否淪為商業行銷、另一種資源聚集在精英階層的派對?
這篇文章將從不同型態的雙年展觀點,以探討雙年展在不同模式與主題上所希望提攜的內容與社會議題,並藉此闡述時間與空間組合出的「雙年展化」(biennialisation)。
2020台灣年度藝文展覽回顧:勞務、環境與共存,三組關鍵字定義疫情下的藝術
透過三組關鍵詞彙: 勞務、環境與共存,分別梳理於2020年以展覽作為表現手法與媒材的議題、闡述展覽內容,並以此作為2020年的個人展覽的觀點回顧。
「國際布克書獎」史上最年輕得主:《無法平靜的夜晚》透過十歲女孩的角度,陳述日常與現實的裸露
荷蘭文小說《無法平靜的夜晚》 獲得國際布克書獎;這次的獎項不但頒給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更是第一次自荷蘭文翻譯的小說獲獎。書中內容以主角—10歲的女孩Jas作為旁白,講述一切的發生。
《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2020個展》:一個無法力抵權力核心的個體,如何面對當前恐懼、面對幽靈?
藝術家陶亞倫在當代藝術館的新展覽《無處不在的幽靈》中,想像這些虛擬實境為切不掉的幻肢 (phantom limb),現下社會摸不到困境與事實。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不管是保母還是攝影師,女人都能為自己而活
薇薇安・邁爾的生活與她的影像紀錄就是她的己見。或許她的作品與生命背景可以告訴我們的不是她怎麼攝影、怎麼選景、怎麼構圖、怎麼注意小細節,而是她在生活上對自己的選擇。
「布列松在中國」特展:城市漫步者布列松,打開世界看見中國人文地景的窗口
不管這批照片是不是以人為本的人道關懷,或是以報導為出發點的捕捉時代亮點,布列松的作品,如他所說,捕捉了中國在這些年間的生活樣態,人民對受政治波及的生活所展現的情緒。
【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美術館】當群聚變成非法行為,人與空間的對話卻永遠不可刪去
在台灣對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後疫情思考,除了跟著國際的線上、線下資訊傳遞變化進而討論觀展空間性與實體建築空間的重要性,我們面臨的還有與國際合作的困難。
你懂得「自我照顧」嗎?正視自己的生活,而非以金錢作為活下去的養分
當我們將金錢(以及背後付出的時間)大方投入得利的企業時,我們可以返回思考如何培養(cultivate)自己。有可能是看一本書或讀一首詩,望著天空或聽朋友的心事,回顧今日完成事項與設想如何調整自己讓明天的自己不再為今天的事煩惱。
《燃燒女子的畫像》:解構傳統父權,凝視因愛慾而純粹
「私人的,是具有政治性的 」這句在1960年代、第二波女權運動興起的口號也許最能代表《燃燒女子的畫像》的精隨。瑟琳席安瑪完整的將愛慾展現出來,溫柔的帶過感情的發展,將女性與女性之間的相處在現代認識為對同性不友善的18世紀空間描繪出來。在這部電影裡,她是她,妳是妳,而慾望是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