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影評】《憐憫的種類》:重回尤格藍西莫早期著墨的題材,該怎麼解讀三段天馬行空的故事?
以《可憐的東西》被台灣觀眾更加認識的導演尤格藍西莫,這次再與艾瑪史東合作推出的新片《憐憫的種類》,許多人看完後直呼「看不懂」。那麼,我們該怎麼解讀這次的故事?片中的共同主題是什麼?而為什麼這次大家又會說《憐憫的種類》「更像尤格藍西莫」?其實不只是敘事手法和氣氛營造的緣故——是與集體服從、超自然力量、精神崇拜有關。
萊特曼《在虛無與無限之間》:生命特別嗎?我們就是整片戈壁沙漠當中的那一粒沙
物理學家兼小說家萊特曼,在本書探究宇宙在大霹靂之前的樣貌、人類心智的運作,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特殊性。透過他的簡潔解說與巧妙比喻,就連難懂的量子物理、弦理論、宇宙暴脹理論也變得平易近人。萊特曼並不滿足於向讀者引介最新的科學知識。他想告訴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獨特地位——我們是唯一能夠賦予宇宙意義的「觀察者」,就算死後,組成我們的原子將會四散、化作他物,但這也是一種不朽。
放棄「占有式」,女人們請改用「存在式」的約會心態來面對每位男士
相較於「有」或「無」的占有式速食快篩心態,以「存在式」的心態來品味每一次跟不同男士的見面與約會,需要女人花較多的時間面對男人,同時也面對自己。這樣的過程,會讓每一位願意出來見面的男士,轉化成一場場令女人驚喜的內在小旅程。
【書評】卡繆《異鄉人》:相比於莫禾梭,我們對自己和世界又有幾分的確定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Albert Camus)於1942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說《異鄉人》,甫出版便一舉成名,成為文壇最受矚目的明星。《異鄉人》以「第一人稱視角」娓娓道來一段頹喪荒謬的故事,一段關於自我如何被社會集體掩埋的哀歌。從小說的技法來說,「第一人稱視角」最能招致讀者下意識的投射與共感,主觀的感受、情緒與意識相較於其他視角,會是最強烈且不可迴避的。
【書評】《銀河便車指南》:別浪費時間糾結「42」代表什麼,因為宇宙真的沒想那麼多
《銀河便車指南》是一個很特別的系列,亞當不太在乎邏輯和實際,只是用它華麗而欠打的筆法在調戲這個世界,調戲我們的正經八百,調戲我們的患得患失。就像有很多人還在鑽牛角尖的思考42到底是什麼意思,但42沒有甚麼特別的意思。就像這個宇宙,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影評】《銀翼殺手2049》與海德格哲學:丹尼維勒納夫如何透過科幻電影探討「存有」與「存在」?
為何《銀翼殺手2049》的人造人,擁有成熟完整的心智、意識、理性、情緒、愛恨、與各種人性,卻仍然與人有根本上的差異?關鍵在於,人造人的出生,無論是被製造的、或是如華勒斯所願孕育出的,都有其外在目的——成為人力、成為資源。
海德格X《命運石之門:負荷領域的既視感》:人的本質就是人的記憶
技術一體兩面的性質,在《命運石之門》系列的動畫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不論是《命運石之門》中的岡部,還是《負荷領域的既視感》中的紅莉栖,他們都是透過斯蒂格勒說的「記憶外置化」來回想起曾經經歷過的經驗。
讀蘇珊桑塔格《論攝影》(上):存在感被嚴重剝奪的現代人,成為最熱情的影像擁戴者
一切都會流逝,唯獨留下來的照片永存不朽。因此,存在感被嚴重剝奪的現代人,成了最熱情的影像擁戴者。人們甚至可以為了製作更多證明自己活過的檔案,而放下當下更多無以名之鮮活的感受。
《詩性的宇宙》:宇宙是永恆存在,還是有個開端?
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不曾見過隨機物件突然冒出來。因此認為宇宙不該就這樣突然冒出來,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起碼可以給予高度的信任度。不過,在這看似無害的想法背後,卻潛藏了兩個非常具體的錯誤。
你看得見星期二嗎?一個值星蛇神變成文化魯蛇失落的故事
文化人類學是一門殘酷的學問,因為文化人類學裡有太多的故事並沒有五月天的陽光,更多的都是不可挽回的悲傷。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換,跟人生很像,在轉換的過程中,社會前進的動力常常來自義無反顧的遺忘。
因為社會有歧視的存在 所以才有各種「櫃子要出」
苗博雅認為,社會上歧視同性戀和死刑存在的原因,都是想要處理掉「不想看見的人」,在本質上相同,是一種排除異己的慾望,想要除去那些「噁心、不潔的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