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方案
《守護我的關係心理學》:從「開門見山」到「最終警告」,八種技巧讓你溫柔又堅定地表示拒絕
本書收錄IAPT的實用心理技巧,提供具體且易於實踐的方法,教你建立堅實和健康的自我與人際關係。從認識4種溝通類型開始,到理解內心的4種魔法咒語、維繫關係的4個技巧等等,透過多元實用的應用心理知識,帶領你實現從「短暫的安慰」到「根本性變化」!
死刑存廢爭論不休:是否違憲?與犯罪率真的有關嗎?學界與實務的看法又是什麼?
我認為多數的殺人案件大都出自於加害人不得已或其他原因,若今天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加害者其實沒必要選擇以極端的手段和以犯罪方式解決。以鄭捷案為例,在我翻閱判決書後認為,就算他死刑了也解決不了問題。
《活用人性弱點の說服心理學》:你太聽話,別人就懶得聽你說話
世界首富巴菲特話少內向,全球人們卻信他,為什麼?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獨家收錄!LINE回覆妙招,27則誘導密技X 37個快速應用實例。掌握人性弱點,無論誰都能說服!
朱家安:「misogyny」是否不該翻譯成「厭女」?
我自己相信「厭女」有機會在不改變翻譯的情況下逐漸普及,就像我相信過去幾年來以比較合理的方式使用「歧視」的人越來越多。然而我也可以理解有些人覺得「厭女」會引誘人以字面理解,因此在倡議和討論上不好用。如果要用其他詞彙取代「厭女」或者並行使用,有哪些可能選項?
《創意思考金字塔》:透過唱反調、做夢、改變狀態和玩耍,培養你的「自願性趨異」
玩耍是另一種跳脫心境的方式。怪就怪在那不為多數成年人所接受。玩耍實為一種讓你能在有限時間裡用不同方式思考的架構。可以透過玩耍幫你找出處理問題的新方法,但未必要以此為目的。
疫情下親子探視:分居、離婚的父母如何在子女健康安全與親情維繫之間取得平衡?
實務中我們常見到,探視方認為同住方刁難、牽掛子女的心情、孤單、無奈的情緒沒能被理解;同住方認為探視方無法體諒照顧子女的焦慮、擔心、勞累與不安,希望能保護孩子的安全與健康,雙方各有立場與說法,最後演變成司法訴訟,反而造成子女處在動蕩不安之中,難以自處。
【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注重能源安全更該支持三接遷離,反方:台北港的替代方案是n+11年
在第二場公投意見發表會中,正方代表蔡雅瀅律師花了許多時間,討論三接選址是不是個有助於「能源安全」的選項;反方代表趙家緯博士則一一分析目前所提出的三接替代方案中,各有哪些疑慮與挑戰。
環團提「藻礁公投」替代方案:中油三接遷到台北港僅需5.5年,護礁與減煤雙贏
環團律師指出,三接遷址台北港有十大優點,包括期程與外推方案相當、儲槽可建設更多、可合併四接、經費更便宜,台北港風浪小卸收安全、可保育藻礁保育生態、對中南部空汙控制更理想。
不接受行政院的「三接外推」,護礁環團提出過哪些替代方案?
藻礁議題中,行政院宣布三接觀塘港外推455公尺方案,藻礁公投聯盟卻不認同,認為政府仍沒有好好考慮三接遷離的可能性。究竟三接可以遷到哪裡?分別對能源轉型產生哪些衝擊?光靠節能與綠電能夠補足用電缺口嗎?讓我們仔細看看各方討論的替代方案。
從「GOD FATHER」這九個關鍵字,跟電影《教父》學談判技巧
「教父」電影系列不管哪個時代的人看,都不免有一種惆悵感、感嘆局中人的身不由己。Alex在課程後半段引述「盧梭」的話:「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HAPPY HAPPY溝通力》:在討價還價和死守立場之外,如何跟一台冰箱達成協議?
當我們著重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時,就有辦法在各種可能的場合裡,擺脫意氣之爭,不再針鋒相對、討價還價。研究人員還證實,這種策略可以為雙方帶來更好的結果,尤其是當這段關係對我們極為重要的時候。
懂得拒絕才能專注,不讓彼此尷尬的「婉拒四步驟」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曾在接受美國商業週刊訪談時,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只有學會說不,你才能專注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這說明了如果要獲得職涯或生活任何層面上的成功,我們不能一昧地say yes,懂得「適當拒絕」是讓我們能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任務的關鍵之一。
制定計畫的四個關鍵:目標要少,抓住重點,解放大腦,讓行動來說話
如果真的有必須要制定長期目標,那麼會建議最多就訂:「三件事」,因為少量的目標可以解放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更有探索性,更為彈性,前行時較為輕鬆,也更能應付非期然結果。
漢本遺址愈「搶救」破壞愈大 立委籲「用450公尺賺2000年感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助理、也是漢本遺址考古團隊一員的余奕南解釋,挖掘就是一種破壞。「搶救」代表要在工程要求的時間範圍內,盡速把東西拿出來。
印度交通給我的啟示:他們不接受標準答案,因為「生命自會找到一條出路」
或許就是因為印度的多元性,造就了印度觀光局宣傳口號中的「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在這裡就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要廢死,或許可以用這三步驟「虐待」取代
如果廢死聯盟花了九十九分的力氣進入死刑犯的身世脈絡裡,就要再花一百二十分的精力進入死刑支持者的思考線路中。並且,不厭其煩的訴說:怎麼讓殺人者獲得應有的懲罰、怎麼讓人類獲得免於恐懼的自由。恐懼、仇恨和愛一樣,都是人類的原形。